别问我拍得漂不漂亮,到此一游也不是那么轻松的





纽约的摩天大楼,是所有游客的浪漫,但对我这种恐高症晚期患者来说,那是——直升天堂的电梯。
这次跟班去纽约,被强烈要求打卡 Top of the Rock和One Vanderbilt的SUMMIT。
我一开始拒绝:“我恐高。”而我听到同伴的回答是:“我也恐高,一块上吧……”
我居然信了。
Top of the Rock,全名洛克菲勒中心观景台。当年有一张特别著名的黑白照片,一群建筑工人坐在一根高空中的横梁上,就是在建造这座高楼时拍下的。而现在的景点,就是把你抬到七十层高空,让你亲身体验那种“灵魂出窍”的摇滚感。
而且大家还可以花钱体会一下当年工人们高危职业的“乐趣”。当然,还有另一个项目:坐在一个架设在楼顶的全玻璃台子上,再往天上升起二十米。看我第三张照片的脸色就知道,当时我腿有多软。别人还在探奇一般往外看,我已经笑不出来了。
说起来,我的恐高还要“感谢”我爸。小时候我总喜欢站在高处往下看。有一次,我爸突然出现在我身后,一把抓住我,说了一句:“下去不!!!”
从那以后,我就养成了自己吓唬自己的优良传统。这也是我当年在选择是参加空军还是陆军的时候,义无反顾选了陆军的主要原因。
不过到了Top of the Rock的那段横梁体验,我还是肝颤了。只不过这次更恐惧的不是我,而是一起去的那位,她吓得抓住了我的胳膊,脸上瞬间惨白。
转过天,我们又跑到了SUMMIT。这里据说是融合艺术与高度的沉浸式体验。我们坐着电梯直上楼顶,发现眼前是一间宽敞到夸张的大厅。整层楼都是透明玻璃天花板和地板,四面则是落地玻璃窗。
看到很多人都躺在地上照相。我心中不以为然。别看我恐高,但是这看上去深不见底的镜子反光,对我来说没什么打不了了。我的性格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于是我照了一张俯卧撑的照片。
只要脚下有地方可踩,而且是在一个密闭空间里,高度对我来说——不过是个视觉幻觉罢了。
说到底,恐高其实不是不勇敢,而是脑子太爱想。《盗梦空间》里不是说了吗?只要植入一个信念,大脑就会自动替你填充细节、渲染气氛。
所以啊,人干点什么事,真别老吓自己。
For the best experience view this post on Liketu
酷哥比以前真的是瘦了很多,变的越来越cool了,哈哈。
哈哈,谢谢。那去掉40多磅确实只能装扮成笑点。
不过在楼顶的时候一直怕被吹跑了,当时想着要在重点可能更有安全感。
第一反应还是和照片比起来瘦了太多了,第二想到了吊桥效应,哈哈,同伴有心了~ 🤪
哈哈哈,好吧🤣
人有时候是会自己吓自己,可能有居安思危,中国人是特别会这样
真是吓得肝儿颤。不过越害怕越想去试试。试玩之后会心说一句:呸,再也不来了……
七十层高空,想都不敢想,太高了,换我也得腿软!不过上面的风景真的绝了
@angel-baby 是的,不过在楼顶上面那个移动的全玻璃天台,真是笑都笑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