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木与撕裂



T8aCwQiewRiHcpvR_IMG_3627.webp
6bEtukjPZUDdwQut_IMG_3613.webp
22C0dwvyVmqE3xv9__20230403110000.webp
F9PObsnw10LgQBRU_IMG_3234.webp

又碰到了一个沉重的话题,发几张狗子的照片压压惊……

今天是9月10号,一个9月份普通的日子(还没有9/11纪念日)。但是却发生了两起校园枪击事件:一个在犹他谷大学[1],而另一个则是在丹佛的evergreen(恒大?)中学[2]。

首先说一点,作为一个当过兵的退伍军人,我对枪支管理的看法一直是:不需要全面禁枪,但必须要有极其严格的购买、持有和储存制度。

我曾经接触过枪械,现在家里也有好几把,知道它既是工具,也是危险品。真正可怕的不是枪,而是人对枪的态度和法律的松懈。在美国这样一个民间枪械普及度极高的社会里,全面禁枪几乎不现实,也缺乏历史和文化土壤。

在犹他谷大学被枪杀的人是一个政治评论员;是一个《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的忠实拥护者,曾经说过备受争议的言论:“我觉得‘同理心’是一个新世纪杜撰出来的词,对人有很大的伤害。”

这句话在当时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如今他遇害后,又被人从社交平台上翻出,随即被管理员紧急删除。

这类悲剧并不是单纯的枪械问题,而是美国社会深层次矛盾的投射。左右撕裂、仇恨加剧、舆论极端化,使得任何事件都被迅速拉入政治斗争的漩涡。有人冷嘲热讽,有人借题发挥,真正的受害者和家属的痛苦却被淹没在喧嚣里。

更可怕的是,一部分人似乎已经麻木了。新闻刚出来的时候,还有人拿它当作政治笑料转发;而另一部分人,则立刻把它包装成“自由与压迫的对决”。这种把无辜者的死亡当成政治素材的做法,本身就是对生命的二次伤害。

武器的尊严,在于克制,而不是滥用。在战场上,开一枪意味着生死;可在和平社会里,开一枪却可以仅仅因为情绪、冲动,甚至是为了“证明某种立场”。

美国社会必须回答一个问题:我们到底是要继续沉浸在极端化的对立中,还是要真正面对如何减少下一次悲剧?

因为如果没有行动,下一次“普通的日子”,很可能又会被血染成“特别的日子”。

总统特朗普也抓住机会在推特上煽风点火,一口咬定是左派做的事情。虽然可能性不小,但是不是说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不能随便下定论吗?对于白左的上纲上线、教条的阶级理想主义我也不是很赞同,但是也不要在没有抓到凶手之前就搞对立……

他还宣布要举国降半旗。这个让我对就在我现在居住的地方四十五分钟车程的丹佛高中感到不平。

说实话,科罗拉多州这是怎么了?枪击事件上新闻都见怪不怪。把这个当作吸引旅游游客的特色了是咋的?

家里新来的两个访问学者博士生,昨天还跟我说来美国家里的亲戚朋友都担心这边的枪支问题,我还说虽然多,但是还好,还是少数现在,今天就打我脸是咋的?

话说高中的枪击事件,虽然没有死人,只是有人负伤;但是这对那些幼小的心灵造成的创伤,真不比死亡的人少。死的没感觉了,但是活着的可能天天在梦中会重新经历着惊吓和痛苦。

如果一个社会连孩子们上学的安全都保障不了,那么所谓的“自由”到底还有多少意义?在军队里,我们常说最大的安全感不是来自武器的数量,而是来自彼此之间的信任。美国社会如果连最基本的信任都丧失殆尽,那么再多的枪械也只会制造更多的不安与流血。


  1. https://www.nbcnews.com/news/us-news/live-blog/live-updates-shooting-charlie-kirk-event-utah-rcna230437
  2. https://www.cbsnews.com/colorado/news/shooting-evergreen-high-school-denver-metro-area/

For the best experience view this post on Liketu



0
0
0.000
13 comments
avatar

哎,每次看到校园枪击的新闻都心里一沉……枪支问题真的无解了吗?

0
0
0.000
avatar

禁枪肯定是没戏。不过明年,起码我们州购买枪支要难很多。很多人都在抱怨现在。

0
0
0.000
avatar

校园枪击真的太无法无天了,美国这么乱吗?自由啥?感觉太危险了

0
0
0.000
avatar

其实也不乱。没有那么危险。只不过每次出现枪击事件,社会反应都会很大

0
0
0.000
avatar

@lnakuma 看电视和新闻都觉得超级超级乱,就那种到了之后好像会随时没命的感觉😱尤其合法持枪

0
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