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 越南也不是太可怕

以前年輕的時候, 有一些長輩跟我講過, 不要因為少少事就有情緒, 也不用因為要去接觸一些新的事物就感到焦慮, 人的適應力是好強的, 當時年輕, 好像沒聽懂當中含意, 現在中年了, 好像漸漸理解這句話.

我好像在二十多快接近三十歲的時候, 整個人開始慢慢固化了, 面對新的事物開始感到不安, 焦慮, 也伴隨一些不耐煩. 也許, 當時離開校園也有7年多8年了, 沒再去接觸新的事物. 所以只能夠用在學校那個年代學到的知識去應乎這個信息萬變的社會.

好明顯這一招是行不通的, 當年香港已經在推行終身學習這個概念, 現在回看一下, 覺得當時推這個概念的學者, 還是有些遠見的, 誰會想到今時今日, 不論在香港還是大陸都能內卷到那麼嚴重?

香港這幾年更加是被深圳實體餐廳跟網購打到命危一線快死了, 不過, 最近暑假, 還是看到有一些年輕人過來逛一圈, 買一丟丟東西囉, 雖然估計像2007-2012年他們瘋狂來港買名牌的現象不會再出現了, 但總比完全沒旅客過來要好.

現在車友群的人問我, 香港有甚麼好玩的? 我都只能尷尬的說一句, 不知道, 香港就那麼小, 來過一次之後其實都沒啥新鮮感了, 當時的60/70/80/90後還好, 會過來買下東西, 做下代購, 但現在這個產業都被淘汰了.

現在的00後活得何等的清醒, 來香港做甚麼? 香港有的大陸也有, 價錢還便宜, 服務態度更好. 聽到這些, 我無從反駁, 我自己都好不滿香港物價又貴, 服務態度又差. 所以才搬過深圳, 一住就快九年了. 風水輪流轉啊, 香港能不能再次振興起來, 實在是未知之數, 我自己是不敢樂觀就是了.

說回第四天的越南之旅, 吃完早餐, 我們大約是8點半正由酒店開車出發過去, 因為預計路程一個半至兩個小時, 看堵不堵車啦, 不堵車的話一個半小時去到廠是可以的.
這次要看的廠也算一家大廠, 但跟昨天說的那家港資廠相比, 還是差一些, 因為這家就一家廠, 在大陸有另外兩家, 但昨天寫的那家光是在越南已經五家廠. 後來上網查看才發現, 昨天講的那家是上市公司, 怪不得囉. 這就真的沒法比了. 這次看廠的過程不多提啦, 就分享一下圖片.

看完第一家, 都到午休時間, 我們也是時候去吃午飯, 兩越南小伙有過第一天的經驗之後, 這次問我們想吃甚麼, 我跟他們說, 跟老頭確認好了, 我也猜不透他的心思啊. 最後, 我們還是去了另一家私房菜吃.

這家店看起來好像似樣一些, 到步時也有一兩台在吃飯. 都是家庭式經營的, 有時我挺響往多去一些這種店. 這次吃甚麼, 我也母知, 餐牌只有越南文的, 交給兩個當地的小伙吧. 啊不對, 在路上我們被他們其中一個同事截劫, 其實就是過來打招呼的, 都是他們兩個做物流的同事. 因為之前有跟我家老頭email往來, 他得知我們真的過來越南了, 就買了些手信給我們打招呼. 如是者, 我們由4人行變成5人行了.

這次這頓飯更合我胃合了, 第一個小食是炸玉米, 在深圳跟香港好像不常見, 小伙子跟我講, 這可算是越南國民小食了, 其實我也愛吃這種, 我一個人應該吃了一半以上, 哈哈哈.

之後上來的通心菜跟牛肉也挺合我胃合, 因為越南的菜都習慣加各種香料, 但我自己吃的好清好清, 所以太多香料反而受不了, 但總整那盤牛肉我也喜歡吃的. 後面羊肉就不行了, 我不愛吃, 因為有幾次不小心打火鍋時吃了幾口, 一直流鼻血, 怕了.

他們那個炸雞有夠爽的, 皮好脆, 也沒第一天那家炸到那麼老, 就是太大份了, 原來他們不像廣東, 可以來個例牌或半只雞, 這邊一來就全只上, 五個人, 差不多五菜一湯, 怎吃一只雞喔…吃到差不多, 出去抽根煙, 小伙知我覺得他們的煙挺好抽, 把他身上的半盒煙給我了, 我挺不好意思的, 幸好身上有一盒沒拆的紅萬, 我就硬塞給他作為回禮了哈哈哈.

吃完飯, 又準備去另一家廠, 在越南的第四天, 好像漸漸習慣了, 覺得, 在外邊只要格外留神的話, 其實也不算特別危險, 只需要防小偷或小賊仔搶東西就好, 至少不會有那些活生生綁你去KK園的情況出現. 嗯, 又應驗了年輕時聽長輩說的那句, 人的適應力, 其實真的挺強的.



0
0
0.000
1 comments
avatar

不管怎样,都还是要保持着好奇心,探索心,那样生活才不至于过得索然无味,哈哈。。
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如果有当地人引路,会好很多。

0
0
0.000